预告!“迁徙当代——深圳盐田国际艺术计划”第一季驻留展览即将开幕!
参展艺术家
叶志明、武田哲、萧昱、杨晓雅
开幕式
时间:2018年12月19日 上午 11:30
地点:深圳盐田区大梅沙村4号楼(粉色楼)
展览
时间:2018年12月19日- 2019年1月25日
10: 00 - 19: 00
逢周一闭馆
地点: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村1号楼、4号楼、6号楼
主办单位
盐田区委宣传部(区文体局)
承办单位
深圳市上启艺术文化有限公司
驻留展览了解一下?
继2017年深港城市\建筑双城双年展,盐田大梅沙村作为分展场后,2018年,艺术继续在此地发酵。“迁徙当代——深圳盐田国际艺术计划”,一个为期两年的艺术家驻地项目在此正式启动,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、艺术小组、学者等将被招募或邀请进驻大梅沙村,在一定时间内体验、观察该片区域,同时进行研究和创作。它既是创作者的一次迁徙过程,亦是大梅沙村艺术生长的过程。第一季四位驻留艺术家,分别是来自日本的武田哲、香港的叶志明、北京的萧昱与杨晓雅,创作成果形式包含绘画、装置、雕塑及在地研究。经过三个月的驻地经历,创作成果现以展览形式呈现,意在让村内居民、城市观众通过第一季驻地创作情况,了解大梅沙村的独特性,关注艺术在深圳非中心区分散却不算零星的生长现状,及深圳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未来方向。
展场有何特别?
1号楼
工作室还原 + 拼贴空间
4号楼 & 6号楼
个展空间
经过去年双年展的建筑改造,大梅沙村原本一些自建民宅,变成更宜居空间;而其中的三栋楼房又在此次艺术计划中被选为驻留艺术家工作室;现在,三个月驻地时间后,它们又从事件发生地变成展览场地。展览场地穿插在民宅群落中,如同社区美术馆,为居民在日常生活之外,提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生长空间。
展览空间上,1号楼因为靠近村口处,成为展览流线上的第一个场地,展览作出信息性的呈现,两侧空间原为不同艺术家的工作室,中间为公共区域。其中,一间工作室保留原有创作的痕迹,展示艺术家叶志明平日创作现场;另一间仅呈现工作状态布局,放置萧昱创作过程与武田哲访谈视频;中间区域是杨晓雅驻留期间所见与所思片段,将她日常拍摄的照片、访谈,与驻留活动记录拼贴,是为一个直观的视觉空间。沿着展览流线,4号楼和6号楼分别展示武田哲、萧昱及叶志明的作品,如同三位艺术家的小型个展。空间相对独立,驻留成果在此呈现。
艺术家们都是谁?
武田哲
日本
1961年生于日本,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,他在毕业后移居纽约,及后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修读版画。他旅居纽约二十三年,于 2010 年回日本。
八十年代的纽约及其文化对武田哲的艺术有着重大的影响,尤其是当时的音乐丶涂鸦和街头文化,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基石,让艺术家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,表达艺术。2010 年回日本后,武田哲居住于日本一个邻近海边的小镇,透过大自然找到了安定下来的方向。每天持续到海边散步让艺术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,而大自然也成为了他作品中的主题。自 2011 年福岛核爆意外发生以后,武田哲重新思考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,透过创作画作及立体作品发表自己的声音 。
叶志明
香港
1959年生于中国香港,1984 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(艺术系文学士)。
叶志明将收集到的铁锈物料和回收木材,重新制作成别具心思的雕塑作品。他从街道及回收店搜罗工业废物进行创作,这些作品拼凑出他的童年回忆,同时透露着他内在那颗未泯的童心。自 2012 年从影片制作的行业正式退出之后,他便全心投入艺术创作,对多样的技法丶技术丶工序和物料潜心实验。他的作品富有一种诗意,是艺术家私密的回忆叙述,容易让观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。
萧昱
北京&深圳
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,现工作生活在北京。
萧昱曾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、法国里昂双年展、上海双年展、广东三年展和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三年展场外项目等国际展览。作品先后展出于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、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、奥地利格拉兹艺术宫、福冈亚洲美术馆、韩国汉城美术馆、瑞士伯尔尼美术馆、瑞士巴塞尔丁格力美术馆、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画廊、中国美术馆、上海美术馆、广东美术馆、尤伦斯艺术中心UCCA和佩斯北京画廊等知名艺术场馆。他曾获2000年中国当代艺术大奖。
杨晓雅
北京
杨晓雅 (北京)
2015年文学博士毕业,曾在浙江大学与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课题研究。独立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,并撰写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《托马斯•莫尔与乌托邦谱系研究》。获尼尔森奖学金支持,现在悉尼大学与澳洲白兔画廊展开关于当代艺术的英文写作。
如何到达?
公交
【海滨浴场站】
地铁
2号线 -【黄贝岭站】D出口,换乘坐387路至【海滨浴场站】
驾车
定位【海润达酒店(大梅沙店)】(海润达酒店停车场)
迁徙当代——深圳盐田国际艺术计划
第一季驻留展览
12月19日
上午11: 30
诚邀您的到来!!!
• E N D •